旅居日本名古屋的青海熱貢唐卡畫師格桑嘉措,進駐世界宗教博物館的生命和平多元空間,舉辦「時間•輪迴–唐卡藝術展」,繼12月15日開幕講座、16日示範唐卡繪製最重要的開眼步驟後,22日下午示範難得一見的金箔工藝,帶領藝文愛好者悠遊唐卡藝術的精髓,更藉此認識唐卡繁複精緻的畫工。「唐卡」﹙Thang-Ka)是藏語譯音,指方便攜帶收藏的平面卷軸佛像,是藏族文化中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熱貢唐卡藝術」2006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質遺產後,普遍為人所知,近年更跨越宗教與國界的藩籬,愛好者與收藏者遍布全球各地。出生於唐卡畫師世家的格桑嘉措,繼承西藏熱貢唐卡的傳統,融入現代工筆繪畫的技術,2010年在研究西藏文化藝術重鎮的「諾布林卡」獲得唐卡比賽第一名殊榮;後與尼泊爾畫師朋措,合作完成「薩迦派傳承祖師皈依境」唐卡,作品由薩迦法王收藏,近年旅居日本專心繪畫。從格桑嘉措的唐卡,可以感受到他的自由浪漫,線條行雲流水,沉靜中有股靈動之美,筆觸莊嚴傳神而細緻。曾在日本及台灣舉辦過個展,15到23日在世界宗教博物館的生命和平多元空間,舉辦為期9天的唐卡藝術展,他在展期天天到場,親切與參觀者互動,好評不斷,已有大專院校邀約演講。唐卡在繪畫工藝中非常講究色彩的用法,其中,金色代表高貴、神聖,也象徵太陽的光芒,有佛光普照大地的寓意。加上對佛教徒來說,在佛像上貼金,是件非常殊勝的事,功德僅次於造佛像。一般唐卡畫師是不惜用金的,大量使用金色的風格,也成為唐卡藝術的一大特色。格桑嘉措採用含金量99.99%以上的金箔為原料,增添佛像神聖莊嚴,也增添唐卡的珍貴性。研磨的手法一般被視為秘密、不外傳,但為了推廣唐卡藝術,格桑嘉措22日下午特別示範金箔工藝,從「磨金」開始,金箔磨成金粉、金泥,最後形成金汁的過程,就像寫書法前要磨墨一樣,但徒手在盤面上用力磨金更費功夫,至少都要2到3天左右時間,如果量大更需費時2、3個月,加工研磨也有一定技巧,他都不藏私分享,並說明金粉磨的愈細,在唐卡上的金色就會愈亮、愈有光澤。接著重頭戲「上金」步驟,只見格桑嘉措老師在最新唐卡藝術作品「吉祥天母」上,一筆一金,一絲不苟地為佛像眼睛周遭、雲朵等細微處上色,巧妙地運用金色營造出佛像的莊嚴。參觀者也忍不住屏氣凝神,仔細觀看,或靜靜用手機記錄下難得的片刻。策展人、德祺書坊負責人何香君表示,唐卡繪畫中的金色,不僅是裝飾,還具有深刻的意義。這大概就是藏族繪畫藝術的的特殊魅力,給人美感,又開啟無限希望,啟迪美好願望的心靈。更多新聞推薦● 淡海輕軌綠山線正式通車 12/24起免費試乘1個月


mkkwgawt6087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走光風險的景點也不少,台中審計新村假日人潮多,整區老宿舍改建,樓梯是木製鏤空設計,女生如果穿短褲、裙子走上去,就被看光光,走上二樓也沒比較安全,護欄也是鏤空設計,靠著拍照一樣也會被1樓的人看光,另外在北屯最近很夯的打卡景點,粉紅斜張橋,橋面材質會反射,就怕底褲也一起反射出來,不在戶外,走入室內也可能會曝光,有百貨公司打造4樓高手扶梯,也暗藏走光風險。審計新村假日人潮多,女生們要當心,要注意裙底風光被看光,女子走上樓梯每往上一步,裙擺搖晃差點走光。木製樓梯踏板跟踏版中間是空的,只要有人站在底下抬頭看,或是刻意偷拍完全沒隱私。民眾:「會害怕,來玩就會玩到忘記注意。」以為走上樓梯就安全嗎?二樓護欄是格子狀鏤空設計穿個短褲、短裙靠在上面拍照全曝光。民眾:「我都會拉一下。」像這樣的走光景點,也不只一處。記者洪彩綸:「像這樣的景觀橋,鏡面設計有可能會反射,小心會被偷拍。」粉色系斜張橋吸引好多年輕妹妹拍照,但仔細看橋面材質會反射,就怕底褲也被反射出來。民眾:「我都會在穿安全褲。」開放式空間難防,那走進室內就沒事了吧,錯!百貨公司打造4層樓高,手扶梯兩旁是透明玻璃,女生們要搭也會心驚驚。就連台中知名燒肉店,也暗藏走光危機,抬頭看店內為求設計感,樓梯兩邊從腳開始是整片透明玻璃,民眾從1樓走上2樓從頭到腳都看得一清二楚。不管到哪都有走光風險,女孩只能求自保,看到可疑人物,也不要客氣勇敢揪出色狼。更多 TVBS 報導女團隊長演出半途衣服滑落 「隱藏版」身材險走光 雞排妹裸胸驚現「小粉紅」道歉!網群起暴動:看到了 惡狼偷摻鎮定劑請吃「加料豆花」 藉機猥褻 書局內手機偷拍女生裙底! 色狼遭民眾圍堵


mkkwgawt6087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明年經濟成長率和物價呈雙低走勢,連帶讓利率和匯價也難自低點反彈。中央銀行20日指出,預估明年經濟成長率會從今年的2.68%降至2.33%;且相較第三季時的預估值,本次央行再下修明年經濟成長率0.15個百分點,理由除了中美貿易衝突,還包括近期部分國家限用華為產品,可能影響台灣相關供應鏈如網通產品及手機業者的出口與投資表現。若比較10月以來各機構發布的明年經濟成長估值,以中經院和台綜院的2.18%和2.2%較悲觀,主計總處和中研院估值2.41%和2.45%則相對樂觀,央行的2.33%大致居中。據央行內部資料,台灣明年經濟成長面臨五大不確定因素,一是中美貿易衝突,二是華為被限用事件,三是大陸經濟放緩的外溢效果,四是美國Fed升息動向不確定性仍高,五是歐洲民粹主義抬頭和中東地綠政治風險。央行總裁楊金龍指出,包括美國、歐元區、日本、大陸經濟成長跟台灣一樣都在下修,但基本上還是維持正成長,只是成長速度沒有今年那麼好,為了讓經濟持續成長,所以應採行寬鬆貨幣政策來提供支撐,央行也因而決議明年M2成長區間維持2.5∼6.5%不變。物價部分,主計總處先前預估明年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可能僅0.96%,央行則預期明年因國內需求溫和及菸稅調高效應消失,物價漲幅會從今年的1.38%降至1.05%,且因國際油價明年估測低於今年,輸入性通膨壓力減輕;其中,去除蔬果魚介和能源變數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明年漲幅預估更僅有0.93%。金融人士指出,經濟成長和物價雙低,是央行長期以來採雙率雙低政策的主因,目前看來,低利率和低匯價走勢還沒到盡頭。央行則強調,未來貨幣政策有四大觀察重點決定利率是否調整,包括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發展、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動向、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和地綠政治風險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mkkwgawt6087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林國賓】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透過法規鬆綁要搶救傳統燃煤,但依舊抵擋不住風力、太陽能與天然氣發電的主流趨勢,煤炭需求持續破底。■Trump promised to rescue the coal industry.But he can't.美國川普政府上台後力拚搶救傳統煤礦業,但迄今產業景氣還在持續探底,分析師看法則相當悲觀,認為短期內仍看不到景氣復甦的春燕。川普一上台就透過修改氣候法規來助攻燃煤,但煤炭需求依然向下沉淪。美國煤炭需求早在2007年就已觸頂,之後因頁岩油產業掀起景氣熱潮導致美國天然氣價格大跌,並造成了天然氣過剩,而且部署風力和太陽能的成本也持續下降。煤炭消費量 持續銳減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EIA)的資料,今年全年美國煤炭消費量預估將減少近4%,降到1979年以來新低,較2007年的高峰銳減達44%之多。這一切是因發電產業從傳統燃煤轉為以天然氣、太陽能、風力和水力發電有關。倫敦智庫Carbon Tracker公用事業和電力部門資深分析師葛雷(Matt Gray)說,「我們正在見證能源產業的達爾文主義,煤炭在能源競逐賽中已經遭到淘汰,目前僅剩下天然氣和再生能源兩強在持續纏鬥之中。」根據EIA的報告,預估到2019年底之前,美國總共只有一個新的小型燃煤發電機組會上線服役。與此同時,Xcel能源公司的長期營運發展計畫更指向煤炭將走向衰亡。這家總部設於明尼波利斯的電力大廠已喊出在2050年前將達成100%無碳供電目標,Xcel總共供應美國西部與中西部8個州的電力,預計2030年時碳排放要較2005年砍80%。「我們正朝向提供更永續、更欣欣向榮的能源目標邁進,」Xcel執行長佛克(Ben Fowke)表示。Xcel無疑是設下產業最具野心的減碳目標,其具體的執行策略是將風力發電增加一倍,保有現行零碳排的核電廠,備用發電則依賴天然氣。Xcel已規畫在2005到2026年期間將20個煤炭部門裁撤,這些煤炭部門佔其約4成的燃煤發電量。許多其他公司也同樣在對煤炭說再見,根據EIA的統計,2017年共有529台燃煤發電機退役,總發電容量為55百萬瓩(GW)。燃煤退役電量 今年大增EIA表示,截至2018年的前9個月,已有11GW的燃煤發電量退役,年底前還會再退3GW,使2018年成為燃煤退役電量第二高的年份。Wood Mackenzie顧問公司全球燃煤市場研究部主管羅伯茲(Andy Roberts)說:「整個能源產業都鎖定老舊的燃煤事業,並問同樣的問題,『要嘛冒著極大的風險維持既定的發展路線,或者改用成本低很多的再生能源或天然氣,』這其實是個不用花腦筋就可以得到答案的題目。」當然,煤炭也不至於會淪落到完全沒市場的地步。根據EIA的資料,煤炭目前仍是美國18個州的發電主力,雖然遠不及10年前的28個,現今美國主要靠燃煤發電的州包括俄亥俄州、肯塔基、科羅拉多與懷俄明州。而且,內需雖然持續萎縮,但外銷則是持續看強,尤其是中國與印度等新興市場的燃煤需求仍高速成長。去年美國煤炭出口高達近9,700萬噸,較2016年暴增61%。


mkkwgawt6087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杜曜霖/採訪路上我 12 歲就知道自己將來要做記者。一開始是因為我的個性很符合做記者需要的一些特質──批判性思考、愛問問題、不輕易買帳等等,後來大學進了政大唸新聞,經歷 2014 年的太陽花學運、2015 年新媒體如《端傳媒》、《報導者》成立,越來越多優質的深度報導出現,不但打開閱聽眾觀看議題的眼界,也讓我看見新聞圈前所未有的希望。我開始思考,新聞不只關乎「我」,更關乎「我之於社會」。如何透過新聞回報給社會,讓它成為一個更好的地方,幾乎是每個新聞工作者要用一生去回答的問題。這是我每次面試時,被問起"Why Journalism?"(為什麼選擇新聞?)的答案,也是一路領著我在新聞的路上前進的動機。跨不過的語言隔閡我想,也許就是這樣一個富有新聞使命和社會關懷的答案,讓我從一個坐在《上報》辦公室翻譯來自 Associated Press(AP,美聯社)的國際新聞、領著最低時薪的實習生;後來到美國唸新聞所,最後進了 AP 實習、領週薪等於台灣月薪的薪水,用非母語寫報導給全世界看。雖然我從來不相信美國夢──什麼不問背景、只問耕耘,所有的夢想都可能成真云云──但當初會選擇來美國學新聞,說來還是有點理想主義。我希望能在這個目前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獲得用英文做報導的能力。運氣好,也許能進到體制內,成為頂尖新聞媒體的一員,用道地的「亞洲視角」,報導關於我們的故事;運氣不好,也能至少做個 freelancer,多少幫助翻轉西方媒體報導亞洲議題時過於扁平、甚至缺乏脈絡的現況。但直到自己真正到了頂尖的新聞室工作時才發現,根、本、沒、有、這、麼、容、易。採寫能力因為語言打了折扣是事實,用英文和編輯「爭論」自己想做的題目「值得做」更是常有的事。我在 AP 實習時,工作內容是報導即時新聞。AP 作為世界最大通訊社,扮演的就是新聞媒體的上游,負責提供第一手新聞給《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報社。可想知,它必須要最即時、最準確,因為一個小錯誤觸及的不只是單一媒體讀者群,更是全球 7,000 家媒體的讀者群。我是洛杉磯即時新聞部門裡唯一的實習生。上工的第一天,我就被指派去報導法院案件,第二天便一個人扛著大台攝影機採訪公部門官員。還記得我第一次看到法庭文件時,幾乎像看到天書一樣,出去採訪,打電話回報給編輯時,還得硬著頭皮現學現賣剛剛才從字典、Google 上學到的法律專有名詞。三個月下來,雖然一直挑戰自己的舒適圈,累積了很多新聞實戰經驗,採寫能力也有不小進步;但也犯了很多錯、惹了很多麻煩,而語言的隔閡也常常讓我覺得,自己跟辦公室其他優秀記者的差距不是時間可以追回來的。離開 AP 時,我得出的結論竟然是:我不覺得語言隔閡能被跨越。我開始問自己,是不是真的心甘情願在異鄉、用自己不這麼擅長的語言,報導自己沒有熱忱的故事?在美國的這一年多,最常聽到的建議無非是「在美國能留多久就留多久。」當大家喊著鬼島鬼島,快逃時,我卻心繫台灣,想著有一天我還是要回去,回饋給這片我熱愛的土地。我反覆和自己辯論著什麼時候回去才是最好的時機。一年?三年?五年?難道非要久待國外,帶著一身經驗和技術回去,才叫衣錦還鄉?而現在離開,就叫放棄嗎?美國夢的存在,就像海市蜃樓。我們看到了別人成功的故事,卻無法體會背後需要用多少的努力和毅力去支撐這個或許根本不存在的美國夢;風光背後,是很少人願意談論的辛苦和挫折。作為一個英文非母語,又想從事深度報導寫作的研究所畢業生而言,要找到理想的工作,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尤其正值美國新聞業蕭條,近期主打千禧市場的新媒體 Mic 因資金短缺,裁員超過 100 人;路透社(Reuters),預計兩年裁員 3,200 人。市場上的競爭對手是資深記者、是英文比你好、比你更了解美國社會、不用贊助工作簽證卻仍找不到工作的美國新聞系畢業生時,問自己要拿什麼跟人家比?也許只有伯樂知道。少數族裔往往缺乏勇氣、積極爭取工作前陣子去參加了一場座談,談論少數族裔,尤其在種族多樣性相對缺乏的新聞產業中,如何因為害怕 networking(建立人脈),拿不到好的工作。「我有漂亮的履歷、大公司的實習經驗、完美的作品集、無數得獎經驗,我信誓旦旦投了一堆工作, 但結果是,一通回電也沒有。」紐約大學新聞系副教授、艾美獎得獎製作人 Jason Samuels 說起自己研究所畢業後的求職經驗。非裔的他說,直到好不容易獲得第一份工作,進了辦公室,和白人同事聊起各自怎麼拿到這份工作才明白,一切都是關於「人脈」。「當一個辦公室在歡送同事離開某個職位時,競爭就從那個當下開始。」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ispanic Journalists (西班牙裔新聞工作者協會,簡稱 NAHJ)的主席 Hugo Balta 這麼說。新職缺的人選,先是從辦公室內的其他人挑選起,然後是員工的朋友,最後才是求職網上觸及的求職者。Balta 說,很多時候,工作缺 po 出來時,前面已經有無數人選在排隊面試,有時候甚至人選已定,只是因為法律因素,不得不公告訊息而已。所以 networking 的重要,不只在於開出工作缺的當下。像是在座談會的場合,結束後去找講者交換名片,或在 LinkedIn 上私訊你夢想公司的職員,約他喝杯咖啡,請他分享他的心路歷程也順便自我介紹,都是通往一個好工作的可能之路。但相較白人,少數族裔普遍對 networking 感到彆扭,以為低頭做事,鑽石總會被看見,但往往因為缺少了這份毛遂自薦的積極和勇氣,與好工作擦身。最近剛被挖角加入調查報導團隊的我,有很相似的經驗。美國夢存在嗎?新老闆是 ABC(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美國廣播公司)新聞調查報導團隊的前製作人,獲艾美獎(Emmy Award,是美國一項用於表彰電視界傑出人士和節目的獎項)無數。我在兩個月前投履歷時,她說她很欣賞我的履歷,雖然目前沒有全職缺,仍想和我聊聊。後來我們雖然沒碰上面,但多少留著一條線。直到上禮拜,她主動聯絡我說終於開出了正職缺;她一直把我的履歷存著,希望能和我電聊。後來我邀請她喝杯咖啡,並主動提議到辦公室一趟(我真的在信件裡說"We could grab a coffee if that works better"),聊完當場就拿到這份工作了。她跟我說,她在這行看過、捧過無數的新鮮人到今日的一線,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力以外的事──是作為一個記者,你選擇關注的議題、做的報導、如何挑戰權威又如何跨過阻礙,甚至在失敗後不放棄地繼續做你相信的事。我始終不明白這些人,學校的教授也好、當初挑中我去 AP 實習的長官,或現在這個新老闆也好,他們看中了我能力以外的什麼,畢竟「多媒體敘事能力」只要是新聞系畢業的都該具備,語言能力跟這些美國人也是沒什麼好比。只是當我每次自信心跌到谷底,覺得我到底在這國家爭這口氣幹什麼的時候,總會有這樣的人出現,告訴我我很特別,特別到他們願意忽視我其他不足,給我一個機會。美國夢存在嗎?我的答案還是不存在。但努力、熱忱和野心存在,盡了人事,剩下的我都歸咎運氣了。※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種族、語言與「被包裝的」美國夢──我在美聯社實習的那些日子》,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關聯閱讀】 「大人」們,你有什麼資格批評小確幸?──從「再假都有人信」的美國夢談起 終於成功留下來,然後呢?──那些在「美國舒適圈」裏的台灣人,下一步去了哪裡?作者簡介: 22 歲時自製了一張記者名片,從此踏上採訪之路。前《美聯社》實習生,現居紐約,為 Law&Crime 調查報導團隊一員。報導見於《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報導者》等媒體。______________【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mkkwgawt6087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杜曜霖/採訪路上我 12 歲就知道自己將來要做記者。一開始是因為我的個性很符合做記者需要的一些特質──批判性思考、愛問問題、不輕易買帳等等,後來大學進了政大唸新聞,經歷 2014 年的太陽花學運、2015 年新媒體如《端傳媒》、《報導者》成立,越來越多優質的深度報導出現,不但打開閱聽眾觀看議題的眼界,也讓我看見新聞圈前所未有的希望。我開始思考,新聞不只關乎「我」,更關乎「我之於社會」。如何透過新聞回報給社會,讓它成為一個更好的地方,幾乎是每個新聞工作者要用一生去回答的問題。這是我每次面試時,被問起"Why Journalism?"(為什麼選擇新聞?)的答案,也是一路領著我在新聞的路上前進的動機。跨不過的語言隔閡我想,也許就是這樣一個富有新聞使命和社會關懷的答案,讓我從一個坐在《上報》辦公室翻譯來自 Associated Press(AP,美聯社)的國際新聞、領著最低時薪的實習生;後來到美國唸新聞所,最後進了 AP 實習、領週薪等於台灣月薪的薪水,用非母語寫報導給全世界看。雖然我從來不相信美國夢──什麼不問背景、只問耕耘,所有的夢想都可能成真云云──但當初會選擇來美國學新聞,說來還是有點理想主義。我希望能在這個目前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獲得用英文做報導的能力。運氣好,也許能進到體制內,成為頂尖新聞媒體的一員,用道地的「亞洲視角」,報導關於我們的故事;運氣不好,也能至少做個 freelancer,多少幫助翻轉西方媒體報導亞洲議題時過於扁平、甚至缺乏脈絡的現況。但直到自己真正到了頂尖的新聞室工作時才發現,根、本、沒、有、這、麼、容、易。採寫能力因為語言打了折扣是事實,用英文和編輯「爭論」自己想做的題目「值得做」更是常有的事。我在 AP 實習時,工作內容是報導即時新聞。AP 作為世界最大通訊社,扮演的就是新聞媒體的上游,負責提供第一手新聞給《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報社。可想知,它必須要最即時、最準確,因為一個小錯誤觸及的不只是單一媒體讀者群,更是全球 7,000 家媒體的讀者群。我是洛杉磯即時新聞部門裡唯一的實習生。上工的第一天,我就被指派去報導法院案件,第二天便一個人扛著大台攝影機採訪公部門官員。還記得我第一次看到法庭文件時,幾乎像看到天書一樣,出去採訪,打電話回報給編輯時,還得硬著頭皮現學現賣剛剛才從字典、Google 上學到的法律專有名詞。三個月下來,雖然一直挑戰自己的舒適圈,累積了很多新聞實戰經驗,採寫能力也有不小進步;但也犯了很多錯、惹了很多麻煩,而語言的隔閡也常常讓我覺得,自己跟辦公室其他優秀記者的差距不是時間可以追回來的。離開 AP 時,我得出的結論竟然是:我不覺得語言隔閡能被跨越。我開始問自己,是不是真的心甘情願在異鄉、用自己不這麼擅長的語言,報導自己沒有熱忱的故事?在美國的這一年多,最常聽到的建議無非是「在美國能留多久就留多久。」當大家喊著鬼島鬼島,快逃時,我卻心繫台灣,想著有一天我還是要回去,回饋給這片我熱愛的土地。我反覆和自己辯論著什麼時候回去才是最好的時機。一年?三年?五年?難道非要久待國外,帶著一身經驗和技術回去,才叫衣錦還鄉?而現在離開,就叫放棄嗎?美國夢的存在,就像海市蜃樓。我們看到了別人成功的故事,卻無法體會背後需要用多少的努力和毅力去支撐這個或許根本不存在的美國夢;風光背後,是很少人願意談論的辛苦和挫折。作為一個英文非母語,又想從事深度報導寫作的研究所畢業生而言,要找到理想的工作,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尤其正值美國新聞業蕭條,近期主打千禧市場的新媒體 Mic 因資金短缺,裁員超過 100 人;路透社(Reuters),預計兩年裁員 3,200 人。市場上的競爭對手是資深記者、是英文比你好、比你更了解美國社會、不用贊助工作簽證卻仍找不到工作的美國新聞系畢業生時,問自己要拿什麼跟人家比?也許只有伯樂知道。少數族裔往往缺乏勇氣、積極爭取工作前陣子去參加了一場座談,談論少數族裔,尤其在種族多樣性相對缺乏的新聞產業中,如何因為害怕 networking(建立人脈),拿不到好的工作。「我有漂亮的履歷、大公司的實習經驗、完美的作品集、無數得獎經驗,我信誓旦旦投了一堆工作, 但結果是,一通回電也沒有。」紐約大學新聞系副教授、艾美獎得獎製作人 Jason Samuels 說起自己研究所畢業後的求職經驗。非裔的他說,直到好不容易獲得第一份工作,進了辦公室,和白人同事聊起各自怎麼拿到這份工作才明白,一切都是關於「人脈」。「當一個辦公室在歡送同事離開某個職位時,競爭就從那個當下開始。」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ispanic Journalists (西班牙裔新聞工作者協會,簡稱 NAHJ)的主席 Hugo Balta 這麼說。新職缺的人選,先是從辦公室內的其他人挑選起,然後是員工的朋友,最後才是求職網上觸及的求職者。Balta 說,很多時候,工作缺 po 出來時,前面已經有無數人選在排隊面試,有時候甚至人選已定,只是因為法律因素,不得不公告訊息而已。所以 networking 的重要,不只在於開出工作缺的當下。像是在座談會的場合,結束後去找講者交換名片,或在 LinkedIn 上私訊你夢想公司的職員,約他喝杯咖啡,請他分享他的心路歷程也順便自我介紹,都是通往一個好工作的可能之路。但相較白人,少數族裔普遍對 networking 感到彆扭,以為低頭做事,鑽石總會被看見,但往往因為缺少了這份毛遂自薦的積極和勇氣,與好工作擦身。最近剛被挖角加入調查報導團隊的我,有很相似的經驗。美國夢存在嗎?新老闆是 ABC(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美國廣播公司)新聞調查報導團隊的前製作人,獲艾美獎(Emmy Award,是美國一項用於表彰電視界傑出人士和節目的獎項)無數。我在兩個月前投履歷時,她說她很欣賞我的履歷,雖然目前沒有全職缺,仍想和我聊聊。後來我們雖然沒碰上面,但多少留著一條線。直到上禮拜,她主動聯絡我說終於開出了正職缺;她一直把我的履歷存著,希望能和我電聊。後來我邀請她喝杯咖啡,並主動提議到辦公室一趟(我真的在信件裡說"We could grab a coffee if that works better"),聊完當場就拿到這份工作了。她跟我說,她在這行看過、捧過無數的新鮮人到今日的一線,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力以外的事──是作為一個記者,你選擇關注的議題、做的報導、如何挑戰權威又如何跨過阻礙,甚至在失敗後不放棄地繼續做你相信的事。我始終不明白這些人,學校的教授也好、當初挑中我去 AP 實習的長官,或現在這個新老闆也好,他們看中了我能力以外的什麼,畢竟「多媒體敘事能力」只要是新聞系畢業的都該具備,語言能力跟這些美國人也是沒什麼好比。只是當我每次自信心跌到谷底,覺得我到底在這國家爭這口氣幹什麼的時候,總會有這樣的人出現,告訴我我很特別,特別到他們願意忽視我其他不足,給我一個機會。美國夢存在嗎?我的答案還是不存在。但努力、熱忱和野心存在,盡了人事,剩下的我都歸咎運氣了。※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種族、語言與「被包裝的」美國夢──我在美聯社實習的那些日子》,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關聯閱讀】 「大人」們,你有什麼資格批評小確幸?──從「再假都有人信」的美國夢談起 終於成功留下來,然後呢?──那些在「美國舒適圈」裏的台灣人,下一步去了哪裡?作者簡介: 22 歲時自製了一張記者名片,從此踏上採訪之路。前《美聯社》實習生,現居紐約,為 Law&Crime 調查報導團隊一員。報導見於《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報導者》等媒體。______________【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mkkwgawt6087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報導尤嬿妮】蔡依林(Jolin)21日舉辦新專輯《Ugly Beauty》聽歌會,搶先公開6首新歌,其中〈玫瑰少年〉由曾與她鬧烏龍緋聞的五月天阿信合作填詞,Jolin表示,一開始是自己以關於身體的概念寫詞,「後來我發覺我的詞彙不太夠,於是請出我的『網戀之友』阿信,請他幫忙雕詞,我一拿到他的詞非常驚豔。」Jolin多次為同志平權發聲,曾在演唱會上分享「玫瑰少年」葉永鋕的故事,呼籲尊重平權;聽歌會上提及葉永鋕,她一度紅了眼眶,認為社會上從長相、性別到年齡等各種歧視無所不在,就連她過去也曾是受害者,希望藉由自己的經驗提醒大家「愛自己」。錄〈怪美的〉焦慮長痘對於和阿信合作,Jolin大方自嘲:「阿信的詞一次OK,他超厲害,我一收到就跟他說:『天啊,我看到你的詞,我好像文盲!』聽了他的詞會很想哭,寫得我很感動。」另一位好友吳青峰為她新歌〈怪美的〉填詞,作品前後修改多次,主持人黃子佼虧Jolin:「妳剛講這段的時候,有想過青峰的感受嗎?」Jolin連忙笑喊「不要告訴他」!解釋製作〈怪美的〉期間非常折磨,「我那陣子在錄這首歌的時候也長大痘痘,焦慮到不行。」另一首新歌〈甜祕密〉講述肉體慾望,Jolin說:「當你看到一個美好的肉體時,自己會有很多想像力,例如『我想要跟他幹麼』!」認為慾望是人的反應之一,包括觸摸瞬間、眼神對到瞬間,「那種電流的感覺,我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可能愛情談久了會忘記兩人當初來電的感受,但如果能記下當初觸電瞬間的感覺到老,還是恩愛著彼此、享受肉體的快樂,我覺得是很棒的事情。」正視肉體帶來的感受Jolin直言:「我重視肉體給我的感受,這是目前的教育很少提到的,你有多久沒在鏡子前好好看自己,一直在嫌棄它、但你有沒有好好摸摸它,你知道自己最舒服、喜歡被觸摸的地方是哪裡嗎?」編曲同樣充滿想像空間,她說:「錄音時有那種幾乎要到高潮、又降下來,再去一次又再降下來;慾望每個人都有,這沒什麼好羞恥的,比較可怕的是,你壓抑它、厭惡它,它就會離你越來越遠。」


mkkwgawt6087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報導尤嬿妮】蔡依林(Jolin)21日舉辦新專輯《Ugly Beauty》聽歌會,搶先公開6首新歌,其中〈玫瑰少年〉由曾與她鬧烏龍緋聞的五月天阿信合作填詞,Jolin表示,一開始是自己以關於身體的概念寫詞,「後來我發覺我的詞彙不太夠,於是請出我的『網戀之友』阿信,請他幫忙雕詞,我一拿到他的詞非常驚豔。」Jolin多次為同志平權發聲,曾在演唱會上分享「玫瑰少年」葉永鋕的故事,呼籲尊重平權;聽歌會上提及葉永鋕,她一度紅了眼眶,認為社會上從長相、性別到年齡等各種歧視無所不在,就連她過去也曾是受害者,希望藉由自己的經驗提醒大家「愛自己」。錄〈怪美的〉焦慮長痘對於和阿信合作,Jolin大方自嘲:「阿信的詞一次OK,他超厲害,我一收到就跟他說:『天啊,我看到你的詞,我好像文盲!』聽了他的詞會很想哭,寫得我很感動。」另一位好友吳青峰為她新歌〈怪美的〉填詞,作品前後修改多次,主持人黃子佼虧Jolin:「妳剛講這段的時候,有想過青峰的感受嗎?」Jolin連忙笑喊「不要告訴他」!解釋製作〈怪美的〉期間非常折磨,「我那陣子在錄這首歌的時候也長大痘痘,焦慮到不行。」另一首新歌〈甜祕密〉講述肉體慾望,Jolin說:「當你看到一個美好的肉體時,自己會有很多想像力,例如『我想要跟他幹麼』!」認為慾望是人的反應之一,包括觸摸瞬間、眼神對到瞬間,「那種電流的感覺,我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可能愛情談久了會忘記兩人當初來電的感受,但如果能記下當初觸電瞬間的感覺到老,還是恩愛著彼此、享受肉體的快樂,我覺得是很棒的事情。」正視肉體帶來的感受Jolin直言:「我重視肉體給我的感受,這是目前的教育很少提到的,你有多久沒在鏡子前好好看自己,一直在嫌棄它、但你有沒有好好摸摸它,你知道自己最舒服、喜歡被觸摸的地方是哪裡嗎?」編曲同樣充滿想像空間,她說:「錄音時有那種幾乎要到高潮、又降下來,再去一次又再降下來;慾望每個人都有,這沒什麼好羞恥的,比較可怕的是,你壓抑它、厭惡它,它就會離你越來越遠。」


mkkwgawt6087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約翰科技大學舉辦【我的學長姐返校日】講座活動,首場邀請入選「台灣執行長50強」第37強的鴻海集團樺漢科技朱復銓董事長返回母校演講,分享他在校學習心境及職場工作心得。畢業於聖約翰科大前身新埔工專電子科的朱復銓以「飲水思源、臨深履薄、居安思危及未雨綢繆」為主題,與學弟妹分享公司經營方法。他表示,他願意提供資源、資金及技術給聖約翰學弟妹,幫助同學在畢業後5年成為上市公司總經理,希望有能力有實力的學弟妹好好把握這樣的機會。只有五專學歷,卻能在博碩士雲集的鴻海集團內,直接從副理晉升到協理(事業處長);所經營的鴻海集團樺漢科技,獲富比士雜誌評選為2014年與2015年亞太區200大最佳中小企業,台灣企業排名第9,朱復銓分享他企業經營成功的心法就是「知道我有什麼、我缺什麼?」、「知道自己要什麼,就能堅持下去」。朱復銓說,他並非出生於富裕的家庭,求學過程中曾經歷過1條白土司分做6天早餐的生活,為了籌措學費,在學校期間的寒暑假都忙著尋找打工機會或是利用下課時間販賣學校的徽章賺取生活費,生活簡約勤勉,更沒有時間結交女友。為了晚上熄燈後能夠繼續唸書,甚至運用他學電子的專長,從廁所接電到寢室點燈照明。非常珍惜每一堂課程,在校5年期間從沒有缺課或翹課,畢業時獲得全勤獎。他認為在困頓環境中,讓他養成堅毅的性格與強大意志力,培養出他務實、務本及奮發上進的精神。「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朱復銓認為在新埔的求學經歷為他奠定基礎,是他人生中很重大的轉捩點!讓他在沒有背景、沒有關係、只有專科學歷的狀態下,成為專業經理人,並且成就一番事業。他表示,應徵工作時,學歷只有在起始點被重視,接下來就要看工作表現。他非常希望提供自己的資源投資及培養學弟妹,例如:樺漢科技已提供10-20個工作機會給聖約翰畢業生,學生畢業3-4年後,年收入超過150萬,更有國外見習的機會。朱復銓表示,自動化及大數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2018年全球市場估計為 5735億新台幣;預期在 2020 達到 2兆4613億新台幣,全球巨量資料分析專業職位將達650萬人,人才短缺將達380萬人,非常需要跨領域整合的人才投入,這是新的機會與挑戰,也是學弟妹未來可以進入的明星產業。希望同學們好好儲備自己,並且善用方法團隊合作,秉持「意願、專業、耐心」的特質,讓自己的事業邁向成功。除專題演講外,為讓學弟妹體會團隊合作的方法,朱復銓運用他37年前於新埔學到的技能,帶領同學分組活動,教導同學如何善用方法團隊合作,並聘請帶動唱姐姐引導與會人員一起跳職場語錄佳句活力舞,舞動激勵心靈,更透過與同學的Q&A提問,讓同學從活動中見識到台灣第37強CEO的積極態度,體會到如何成為優質企業經理人的秘訣。更多新聞推薦● 雲門舞集《關於島嶼》 2019年馬來西亞國家文化宮亞洲首演


mkkwgawt6087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準會 (Fed) 週三升息,壓低了本週股市,擔憂政府關門,加劇了投資人的擔憂,美國股市週五再度重挫。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本週大跌近 7%,並創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單週跌幅。Nasdaq 跌進空頭市場,S&P 500 自今年初所創歷史高點大跌近 18%。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收低 414.23 點或 1.81% 至 22445.37。Nasdaq 指數收低 195.41 點或 2.99% 至 6332.99。S&P 500 指數收低 50.80 點或 2.06% 至 2416.62。費城半導體指數收低 16.45 點或 1.47% 至 1101.29。今早,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一度大漲達 300 點,不到一小時後,却反轉走低。紐約 Fed 銀行總裁威廉斯說,新的一年裡,若經濟減緩,央行可能重新評估利率政策及縮減資產負債表行動。該談話支撑了股市上漲。但因投資人趁上漲時賣出,漲幅開始消退。隨後因川普總統的貿易顧問 Navarro 說,在貿易戰停火 90 天後,中美兩國仍將難達成永久性貿易協定。該談話使得股市下跌至低點。本週,道瓊大跌 6.8%,或 1655 點,創 2008 年 10 月以來最大百分比跌幅。Nasdaq 本週大跌 8.3%,較 8 月所創記錄高點大跌了 22%,進入空頭市場。S&P 500 本週下跌 7%,自歷史高點大跌了 17.8%。分析師說,長期而言,股市展望不佳。貿易戰不會很快結束,Fed 預期明年升息二次,完全錯估了市場。週三,Fed 決議升息一碼,引發了新一波的賣壓。Fed 主席鮑爾說央行滿意於目前縮減資產負債表的行動,沒有計畫要改變。川普總統發布推文說,民主黨議員儘管知道美國極需邊界安全與圍牆,但他們可能投票反對。如果民主黨議員投下反對票,政府就可能長期間關門。該談話為週五的股市帶來壓力。川普週五告訴記者說,眾院的支出法案在參院可能無法通過。政府準備長期關門。但分析師說,政府關門為投資人所矚目,然而股市對政府關門,往往泰然自若。在過去五次的政府關門中,S&P 500 還上漲。


mkkwgawt6087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